回歸原始的互動學習

by Nature Voyager HK

一場給小二小三同學的科普講座,怎能沒有互動協助大家保持專注?然而全場接近500位學生,要求每人一部平板電腦借網絡做問答遊戲不見得有效,還可能造成分心。回歸原始,一人帶一支筆入禮堂,派一人一張單面草稿紙 — 既是答題目用,也可以用來做筆記,甚至問問題!

感謝民生書院小學邀請,初小程度的「科普講座:世界航天大發現」,有全場同學熱烈回答各項選擇題,講座後回收草稿紙,還能檢視同學在過程中的狀況 — 有抄筆記的,有畫公仔的,有摺紙的,更重要是有不少同學提問!礙於時間所限未能即場回應,事後歸納同學各類問題,以Google doc 回應,回傳負責老師代轉至同學,並開放答題內容予其他任教科學的老師,作為教學資源共享。感恩老師回傳當天在場老師的意見回饋,能同時得到教學同工與同學(草稿紙內容)作為回饋,就知道講座的教學成效,可以如何精益求精,更貼近學校教學和同學的學習需要。

為何講座後要做這些額外工夫?科學教育能由好奇心驅動,學習成效是最好的。認真看待每個同學的提問,按他們的程度回應,科學的種子種下了,將來說不定能培養出更多港產科學家,讓世界以及人類生活變得更好。

下學年就會全面推行小學科學教育,我們的講座能按不同學生程度調節內容深淺。期待自然航行者能繼續成為學校科學教育的支援,讓孩子們在自然科學裡看見這世界的精彩。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